摘要: 一帶一路目前有幾種英譯法,包括One Belt,One Road Initiative及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雖然也有人譯成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但前兩種更為流行。 筆者認(rèn)為,將一帶一路譯成One Belt,One Road Initiative或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下
一帶一路”目前有幾種英譯法,包括One Belt,One Road Initiative及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雖然也有人譯成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但前兩種更為流行。
筆者認(rèn)為,將“一帶一路”譯成One Belt,One Road Initiative或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下文將這兩種譯法統(tǒng)稱為One Belt One Road譯法),無論從翻譯的“源語言”漢語角度還是從“目的語”英語角度審視,都欠妥當(dāng),宜及時更正。下面分別從這兩個角度對此加以分析,并提出筆者的翻譯建議。
從“源語言”漢語角度看,將“一帶一路”翻譯成One Belt One Road,是將這一結(jié)構(gòu)中的“一”作為數(shù)量詞“一”來理解。這不夠準(zhǔn)確,甚至是錯誤的。“一帶一路”的簡稱雖然套用了漢語中常見的“一……一”式四字成語結(jié)構(gòu),但不同于這些成語。在這些成語中,“一”字表數(shù)的意義突出,或表示“單一”,如“一心一意”;或表示“每一”,如“一飯一粥”;或表示“同一”,如“一模一樣”。而在“一帶一路”中,“一”并沒有實指意義,而是如《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所言,指代“抽象事物”,主要用以平衡句子結(jié)構(gòu)。
漢語常用數(shù)字的形式對一些重要名詞加以概括,如“四項基本原則”、“三個代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biāo)”、“四個全面”等。這種概括既符合語言的經(jīng)濟性和傳播的簡潔性原則,也是漢語講求對稱平衡特點的體現(xiàn)。并且,這些數(shù)字本身帶有明確的數(shù)量含義。如前面幾種名詞一般分別譯成Four Cardinal Principles(四項基本原則),Three Represents(三個代表),Two Centenary Goals(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biāo)),Four Comprehensives(四個全面)。但照此推理,若將“一帶一路”譯成One Belt One Road則不妥。很多國外媒體注意到了這一點,在翻譯時直接將“一”字省去而譯成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我們再從“目的語”英語角度分析。國外媒體之所以很少用One Belt One Road的譯法,是因為在英語中,one…one…結(jié)構(gòu)中的one,主要表達(dá)數(shù)量意義,意為every,each,any(“每一個”、“任何一個”),如One person,one vote(一人一票);或為the same(同一),如One World,One Dream(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因此,“一帶一路”譯成One Belt One Road很容易讓英文讀者照此類推,產(chǎn)生歧義。
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問題,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譯法。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雖然沒有完整翻譯“一帶一路”,但他建議在譯法中保留Silk Road。我們認(rèn)為,身為政治家和中國通的陸克文的見解值得重視。此外,外交部原副部長、現(xiàn)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在美國芝加哥大學(xué)舉行的首屆美中關(guān)系論壇發(fā)表的演講中,將它譯成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programs,被認(rèn)為是佳譯。不過,傅譯沒有全部采用大寫,也意味著,沒有將它作為“一帶一路”的正式譯名使用。
我們認(rèn)為,從傳播學(xué)和語用學(xué)的角度,將“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gòu)想譯為Silk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是較為理想的選擇。這有以下三點理由:首先,它保留了舉世皆知的Silk Road,使絲綢之路豐富而積極的聯(lián)想意義得以保留。其次,它保留了不少人已經(jīng)熟悉的Belt和Road兩詞,利于譯文的傳播及接受。再次,將Belt一詞放在Silk之后,不但形神兼具,還可避免與美國的New Silk Road plan相混淆。
此外,筆者建議,將Silk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縮寫形式定為SBRIN,與spring(春天)和常用英文人名Sabrina音近,不但簡單易記,而且讓人富于正面聯(lián)想。